31省市社會平均工資公布!到手工資、經濟補償金等通通受到影響 |
發布時間:2022-12-06 丨 閱讀次數: |
又是一年即將過完,翻看這一年的工資單,你賺了多少錢?比去年多還是少? 近日,國家統計局編著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22》公布了2021年31個省份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 2021年平均工資數據正式出爐啦! 可能很多人會問,“社會平均工資”的提升對我們到底有哪些影響?其實平均工資對我們的多項待遇都有影響。 國家發布31省市平均工資出爐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6837元,比上年增加9458元。 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北京、上海、西藏、天津、浙江、廣東、江蘇、青海、寧夏、重慶10個省份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超過10萬元,其中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平均工資均超過19萬元。 工資較低的地區主要位于中部和東北地區,有10個省份非私營單位平均年薪低于9萬元,分別是河南、黑龍江、山西、河北、吉林、江西、甘肅、湖南、遼寧和廣西。 整體上,非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大幅高于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 2021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2884元,比上年增加5157元。 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69706元、54278元、52698元和48106元,比上年分別增長9.6%、7.5%、7.9%和9.5%。 提醒: 按照有關規定,職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下限);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上限)。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通知》規定: 各省應以本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社保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 目前,我國養老保險開始從“省級統籌”到“全國統籌”過渡,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按照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確定。 醫療保險以“市級統籌”為主,所以,很多地區的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是按照全市全口徑平均工資確定。 社平工資影響社保、公積金繳費基數部分人員工資上漲 社平工資是征繳和支付各項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制定最低工資標準及城鄉居民最低保障標準的重要依據。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13號)規定: 調整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計算口徑。各省應以本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社保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 因為社平工資決定社保上下限,社保上下限確定后,部分職工的社保繳費基數將會變化。 對于員工來說,因社平工資上調,部分人員的工資將會上漲! 一、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 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月標準=(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保人員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 × 繳費系數 × 全部繳費年限 × 1%。 所以,社會平均工資越高,在相應年度里辦理退休的人員的基礎養老金就越多! 二、傷殘就業補助金和生活護理費標準提高 以在杭參保為例,工傷人員的傷殘就業補助金和生活護理費標準依據上年度省平工資的一定標準予以撥付。 例如: 5級工傷傷殘就業補助金(本人提出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享受此待遇):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時上年省平工資×30個月 6級工傷傷殘就業補助金(本人提出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享受此待遇): 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時上年省平工資×25個月 社平工資上調這些待遇通通受到影響 一、影響最低工資標準的制定 最低工資標準是保障勞動者最低工資收入的法律制度,是一種適用于全行業的國家標準。 按照統一要求,最低工資的測算有兩種方法:比重法與恩格爾系數法,兩種方法均參考上年度當地人均生活費用、職工個人社保公積金費用、全市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失業率、贍養系數等六個指標,根據不同的測算公式,綜合確定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二、影響經濟補償金封頂標準 “平均工資”在勞動者權益受損時也會派上大用場,因為它決定著經濟補償金的高低。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 三、影響經濟補償金免稅范圍 對于“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 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四、影響人身損害賠償誤工費 如果勞動者受到意外傷害,有可能涉及誤工費的索賠。這筆錢的多少,也與平均工資息息相關。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誤工費應當根據受害人的收入狀況和誤工時間來計算。 受害人收入狀況的確定,根據受害人有無固定收入的不同情況,有固定收入的,以其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 沒有固定收入的,以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 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五、影響一審終審的小額訴訟 如果因為工作中的事情打起官司,有的能夠“一審完事”,有的卻不得不“二審終審”,而這一程序的“繁簡”也與平均工資有關。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民事案件,標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
|
|
|
|
|
||||||||||||||||||||||||||||||||